close

學音樂 走對關鍵的第一步
文╱杜佩琪



隨著時代的變遷,學音樂不再是某些特定族群的專利,
許多家長都樂意讓孩子學習音樂,培養孩子更開闊的美感視野。
然而,關於讓孩子學音樂這件事,家長還是會有一些疑惑,
像是:幾歲開始比較好?
要讓孩子上團體班還是一對一的樂器教學?
一開始是孩子說要學、但學了又不練習或是想要放棄怎麼辦?
我們特別整理了一些學界普遍認同的觀念,供家長參考。
 
3到6歲是學習的關鍵期
在孩子生理發展上,聽覺是孩子認識世界的首要管道,
2歲的孩子大多就能具備覆誦一段旋律的能力。3歲開始更進入聽覺發展的黃金時期。
若透過音樂的刺激,孩子的顳葉聽覺皮質的活動會更為活絡,
同時可以讓孩子有更好的情緒、記憶、與專注力。
若3歲就可以開始接觸、學習音樂,對孩子整體的認知發展會更有幫助
。但若錯過3~6歲聽覺發展的黃金時期,家長也不需覺得可惜,
因為孩子的整體發展是個持續的歷程,
縱然孩子在學齡後才學習音樂,依舊有很多可能性。


團體學習好處多
目前的專家學者多建議可先從團體班開始讓孩子接觸音樂,而讓孩子透過種種遊戲在快樂中學習音樂,則是此階段的重點。團體班提供了接觸音樂的種種多元活動,可以讓孩子經由接觸、感受、喜歡、學習、訓練這五個歷程循序漸進;參加團體班的孩子,在學習初期不會像學習單一樂器者容易被技巧所困而心生挫折。而孩子在享受合奏樂趣的同時,也可以培養同理心與責任感、以及在團體中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。當孩子持續對音樂有了發自內心的喜愛,不管以後是要朝向音樂專業之路發展,或純粹讓音樂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,都會是珍貴而美好的經歷。
 
早期應廣泛接觸多種樂器
如果將孩子的定位朝向專業音樂發展,
一般是從國小三、四年級正式進入音樂班學習,
歷經國中、高中、大學、研究所五階段,
在這個過程中,每位學生必須挑選一項主修,
主修的選擇包括鋼琴、打擊樂、管樂、弦樂等等,
這時對於特定樂器的鑽研就是必須的功課。
若學音樂是為了發展業餘興趣,就不見得有這樣的需求。
重點是,無論讓孩子學習音樂的目的和動機為何,
早期讓孩子有機會廣泛接觸多種樂器、
並感受不同樂器的音質和特色,都是一件必要的事。
而需要運用大量小肌肉操控的樂器,例如鋼琴和小提琴,
許多專家都不建議太早讓孩子接觸,
而吹奏管樂器需要一定程度的心肺功能配合,
更需要孩子到一定的成熟度再來學習為佳。



用正向態度面對學習波動
在孩子學習音樂的早期,回家以後願意主動練習,
或是家長願意抽空督促小朋友練習固然很好,
但即使練習不夠也不必過度緊張。
因為在這個階段的學習,技巧練習並不是重點,
瞭解孩子的狀況並維持住孩子的學習動機,
會比死守著練習標準來得重要。
小媛的媽媽就表示:學音樂是條漫長的路,
但是玩音樂卻可以是一輩子樂此不疲的享受。
每次上課,她在孩子預習和複習時並不要求做到多完整多確實,而是著重在態度的養成。
 
而孩子在學習的過程當中,
難免因為情緒的起伏、
一時的喜歡或排斥、身體的狀況、假期之後的倦怠、
週期性的低潮等等因素,影響學習的意願和練習的情況,
這些都是必經的歷程。
面對孩子各種學習狀況,家長的態度對接下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。
若家長可以不要過度緊張,多一點讓孩子「玩」音樂的心態。
親子之間的關係便會隨之產生微妙的變化,
反而可以讓孩子更容易以愉悅的態度來面對往後的學習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快樂音樂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